1、履带销轴、销套以及驱动轮的磨损及维护
一般在前进的时候,驱动轮和销套之间几乎不发生滑动,而在后退时发生较大的滑动,这种滑动使得销套外圆和驱动轮齿部发生磨损,销套外圆磨损发生在圆周的1/2部位。
销套内径和销轴外径的磨损发生在链轨节弯曲时,由于履带的张力引起履带销和销套接触面的磨损(见图1)。
![]() |
在履带总成中,履带销和销套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这种磨损的加剧,履带节距会逐渐变大,而履带节距变大会使驱动轮啮合不良,加快轮齿的磨损(见图2)。另外,一旦销轴和销套的磨损加重,履带总成就会发生蛇形现象,也会加重履带节、支重轮、托链轮和引导轮的磨损。
![]() |
为了延长销轴、销套的寿命,在磨损进展到一定值的时候,销轴和销套可分别进行180°翻转安装。通过这种方法,大致可以恢复到原来的节距,延长销套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操作上需要注意,尽量避免以后退的形成爬坡和尽量降低后退速度,适当调整履带的张进度。
2、支重轮、托链轮、引导轮的磨损及维护
支重轮、托链轮、引导轮的主要磨损部位是凸缘和沟槽。在正常状态下,这些零件由于与履带节接触而造成磨损,一般左右磨损量比较均匀。在非正常状态下一般是单边磨损比较严重,即所谓的“啃轨”现象。正确分析引起磨损的原因,同时采取合适的方法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支重轮。为减轻支重轮的磨损,应安装支重轮护板;由于前后、左右支重轮磨损的程度不同,所以适时调整支重轮的位置可以达到均衡磨损;如果单边磨损比较严重,应检查行走架的加工尺寸和安装位置,如有问题需矫正安装支重轮的行走架,保证支重轮、引导轮和驱动轮在一条直线上。
(2)托链轮。应正确调整履带的张紧度,履带过于松弛,在运行时会产生跳动现象,使托链轮收到冲击;应尽可能除去托链轮周围的砂土,砂土的填塞会妨碍托链轮转动,造成偏磨。
(3)引导轮。首先检查凸缘部位是否发生偏磨,如果一侧偏磨,应把引导轮由偏心状态调整到正确位置。如果两侧磨损严重时,应更换磨损的导向护板挡片,同时需要检查行走架的各安装位置,必要时需矫正行走架,保证支重轮、引导轮和驱动轮在一条直线上。
同时应对三轮的润滑和漏油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如润滑不良,轴和轴承将产生磨损和发热,严重时会烧结而不能转动。为了及时发现漏油问题,需要仔细清除行走机构上的砂土。
3、履带节的磨损及维护
履带节的磨损主要是与支重轮、托链轮和引导轮接触而产生的,其磨损部位主要是在接触踏面履带节安装销轴的凸台部位。为尽可能减少这些磨损,必须正确调整履带张紧度,同时应经常检查履带节凸台部位与支重轮的凸缘之间的间隙,如图3,必要时可采取补焊等手段,防止履带节的凸部过度磨损。
![]() |
履带板应随着土质、作业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结构型式,错误的选择是加速履齿顶部磨损、造成履带板弯曲变形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不能充分发挥牵引力而使作业效率降低,振动增大,使司机与车辆收到恶劣影响。
4、正确的操作和使用
(1)避免不必要的高速行驶。增加车速时支重轮的负荷急剧升高,即支重轮与履带节的压力急剧增高,促进了磨损,并容易产生裂纹与折断。
(2)不要过负荷地使履带板产生滑转。履带滑转时动力不能全部变为有用功,履刺在砂土中如同研磨一样,因此应尽量避免超载和急速的回转等。
(3)不要使履带长时间单侧受载。在倾斜的地面上工作时,车重大部分作用在单侧履带上,在此状态下长期使用,会增加轴向负荷,促进单侧磨损。图4为位于倾斜地面上的支重轮防护装置、支重轮及履带节的位置关系,如果长时间处于该状态,将加速支重轮凸缘侧面和履带节侧面的磨损。由于履带节凸缘侧面与防护装置间的分离间隙A1的减少,二者将很快发生干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