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筑路机械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提高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效益,是公路施工部门面对的关 键问题。
(1)设备供需失调。由于我国公路施工设备租赁市场机制尚未 建立,使公路承建单位现有设备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对施工设备 需求量激增;而无施工任务单位的许多设备却在闲置,造成供需失调。
(2)机械设备利用率低。即使是施工任务饱满的单位,公路施 工机械的年平均利用率仍很低。以本单位2004年的机务统计为 例;沥青洒布车年利用率为7%,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为15.3%, 摊铺机为 48.6%。年利用率最高的 18 t压路机也仅为67.8%,各型压路机年平均利用率仍不到40%。
(3)更新设备资金短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重占有、轻使用”的传统观念,使施工单位在购置设备时 缺乏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尽管一些设备在闲置,却仍不断筹 措资金引进设备,造成更新设备资金短缺。
(4)经济效益差。据公路系统机务资料统计,大部分施工单位 处于运输车辆盈利、筑路机械亏损的状态。由于工程造价偏低、 工程费用紧张,公路施工设备处于长期失修、设备折旧费难以提 取的境地,从而影响设备的保值增值。
(5)设备使用、管理、维修水平低。随着进口设备的大量引 进,对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 大多数施工单位缺少受过正规训练的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人才 和必要的检测手段,施工单位整体技术力量下降,无法独立解决 进口设备的维修问题。
2 租赁化经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筑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条 件下的产物,虽然也经过一些改革,但基本上还是二级管理 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施 工单位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 中心。而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容易使机械设备从属于 单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建立,在我国实行公路施工设备的社会化租赁经营是克服 目前施工机械利用率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差的好办法。
实施项目法施工,改变原来那种以行政建制为单位组织 施工生产的不合理做法,使施工单位必须以工程项目为基点 组织生产,并以工程项目成本为中心,在单位内部建立各自独立经济核算体系。项目经理部以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为基础, 可选择若干施工队施工,项目施工管理者的目标是缩短工期、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项目经理部随着工程项目 的开工而建立,随着项目的竣工而解体,这种一次性管理的 性质决定了项目经理部不可能占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对施工 中所需要的设备就只能租用。这就要求建立较完善的机械设 备租赁市场,由租赁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合同,发生经济 行为。原由设备管理部门管理的机械则全部由租赁公司经营 管理,这样就减少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精简人员,提高企业 的经营效益。因此改革施工单位设备管理体制,建立租赁公 司是深化建筑业改革、实施项目法施工的重要条件,也是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3 施工设备社会化租赁的优越性
近几年来,一些公路施工部门实行了施工单位内部的设备租 赁,但社会化租赁经营始终没有开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有 关部门对机械设备租赁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制约了租赁业的发展。
3.1.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属于分级管理,往往重视的是设备 的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常常只 管编制设备购置计划,负责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等,而对设备今后的命运。设备的利用率、能否发挥最大的效率等无人重 视。因此企业之间互相攀比,重复投资,搞小而全大而全,造成 社会资财的大量浪费,增加了单位的负担。
如果将单位所有机械设备都由租赁公司经营管理,由单纯的 管理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便于进行综合管理。由于这是一级管 理,管理部门对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都具有第一手资 料,有利于降低消耗、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开展技术业 务培训,提高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由于租赁公司在单位中是独 立的经济实体,设备做为其资产的经营对象,更要求注重其保值 增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 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也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 因此也会促使设备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起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走上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 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3.2.有利于推动租赁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筑路施工单位在单位内部都设有租赁公司,但设 备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变,租赁公司还隶属于设备处、科,还没 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行政干预的现 象,致使某些单位的领导会认为租赁公司的收人是本单位左口袋 掏往右口袋装钱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有时为照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