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罩面后沥青路面水损坏病害产生过程的分析
1.1过去对高速公路道路运营后发生的水损坏病害研究论证比较多,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现在就高速公路罩面后发生唧浆、拥包等病害的调查分析,总结一些有规律性的资料,以便对病害有一个正确的全面及时的了解及治理。
1.2近年挖补罩面后路面又发生拥包、唧浆,现场取样后,按照芯样周边的状况、芯样本身的破坏状况对芯样以及挖除后出水方向和损坏状况进行分类汇总,并分析了路面水损病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对过去认为唧浆、拥包为路面进水后发生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对这一病害又有新的认识,现场路面表现和挖开路面后损坏机理分析认为该病害的发展过程为先损坏再进水,由于进水加速了损坏的发展程度。
1.3在已罩面的沥青路面,原并未有拥包,罩面后不几天即出现唧浆、拥包病害,通过分析认为,原来损坏的路面,纵横向裂缝很多,有的板块已发生局部下沉,弯沉检测指标很低,由于行车的作用它在不断的活动,水通过抽吸作用进入结构层,经过长期的积存,碾压摩擦,形成一个泥浆通道,运行到某一部位,然后经过行车的碾压,路面形成拥包,然后唧浆损坏。
2 罩面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病害分析
2.1根据罩面前全线芯样的破坏状况及路面破坏机理的分析,认为沥青面层的层间粘结状况不好,大多数破坏的芯样在层间都出现了松散和剥落,产生唧浆。
2.2 未罩面的路在裂缝产生后,由于水在裂缝中是自由流动的,行车的作用会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因此在沥青面层混合料较密实时,裂缝对路面的水损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及时灌缝,其影响会小。但裂缝毕竟为水分进入沥青层内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在沥青混合料不够密实甚至透水时,水分在沥青面层内部储存,同时由于裂缝的作用,导致层间的断开,造成水分在断开的沥青层间流动,致使层间松散和剥落。
2.3雨水较快渗入孔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后,由于下层比较密实,在进入面层的水还未来得及向下层渗透前,在损坏的上面层处就开始产生破坏。
2.4透入表面层的水较快渗入中面层,滞留在中面层的水因难于或来不及透过中面层进入下面层,中面层沥青混凝土在有问题处强度变弱,沥青剥落,甚至松散,导致上面层首先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产生网裂形变。
2.5进入表面层的水透过中面层渗入下面层。滞留在下面层内的水导致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强度减弱,甚至引起沥青混凝土松散,产生网裂形变。在基层顶面没有粘结防水层或虽做了下封层,但在质量不好的情况下,进入下面层的水直接滞留在基层顶面。行车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使滞留水首先冲刷摩擦基层表层的水泥、石料或二灰料,接着向下冲刷模察并形成白浆,在行车荷载的动水压力作用下,白浆被唧到面层表面。浆被唧出的过程中,使沥青混凝土产生剥落,逐渐形成两张皮,随病害的发展并在不断的扩大,轻者表面产生网裂形变,使路面下陷,重者将很快产生坑洞。碎石被行车甩出洞外,洞中积水,产生破坏。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养护对策分析
3.1 养护对策:以上罩面前的五种水损坏的情况说明沥青混凝土三层都必须致密防水,同时必须设置层间的防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发生水破坏。对罩面前水损坏现象只需铣铇损坏的面层加铺罩面,同时做好中上面层的层间防排水,完善路面的平整度和横坡,保证路表排水通畅即可;对罩面后水损坏现象必须铣铇到结构层,同时彻底处理结构层的破坏,做好路面结构层的防排水措施和路面外部的排水系统,疏通路面结构内水的流出通道,重新铺筑路面层。
3.2在罩面的路段施工时防水层做得必须可靠,建议采用同步碎石撒布机作业,由于这一工艺为撒油后在几秒钟内就撒石子,石子进入热油内形成有效的粘结,并不会因撒油后再上石子车使已撒的油层破坏,起不到可靠防水作用,提高了防水层的防水可靠性。
4 水损害的预防措施
4.1对于未罩面的路面,水的进入是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坏的本质原因。引起路面水损害的水源主要有:自然降水、路表积水、挖方路段的地下水等。对于罩过面的道路发生水损害,首先要解决结构层损坏问题,否则是难以根治这一病害。
4.2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破坏后进水造成的,如果能把水封住不进入路面,或将进入路面的水及时排走,不在路面结构内部滞留,就会减轻损坏程度。因此,做好路面的防排水设施十分重要。解决水的办法,一是封,二是排,三是对损坏的路面彻底挖除。从路表面封水使得水从表路面排走;基层表面封层,防止从沥青面层下来的水浸泡基层;若水进入基层,则要采用排水式基层。当路面出现坑槽、松散等现象时,除对路面进行一般性修补外,将结构层重新修复,使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排能力。
根据路面水损害的成因和路面水的来源,路面排水方案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4.3路面透水严重段采取稀浆封层
筛孔尺寸(㎜)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75
通过百分率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