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改进后的助力阀变为图2所示的结构。参与随动控制的元件仅为2个,即活塞3与阀杆1。随动工作过程变为3个阶段:
(1)活塞运动消除制动带及连杆机构间隙,脚踏板以力F向左推压阀杆1,阀杆1的锥面先接近关闭活塞3中心的泄油口,使间隙△值变小,继而打开阀杆1上的掩盖面由进油口向活塞腔内供压力油,推动活塞左移。
(2)活塞腔逐步建起压力,间隙消除后,活塞3的运动趋于停滞,活塞腔容积不再增大,进入其中的油液开始升压。随着压力的进一步提高,阀杆1脱开与活塞3的接触,活塞腔内的油液从活塞3的中心孔泄出,直至供油与泄油的量恰好能维持活塞3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为止。阀杆1控制泄油口的开口量,从而达到随动控制的作用,通过间隙△泄掉的油经制动活塞中心孔,沿制动联动管路返回到转向制动阀中,最后泄回到后桥箱。
(3)当全力踩踏脚踏板时,活塞3的移动已无法摆脱阀杆的接触,活塞中心的泄油口也无法打开,活塞腔的压力将上升到系统压力,活塞3将使制动带实现完全制动。
为了减小工艺难度,改进过程中可以借用通用阀体2,取消原活塞腔内的复位弹簧2,加工出90°的锥面与阀杆配合。主要工作是改进阀杆。为了防止附加工艺螺堵带来的掉落问题,减小故障隐患,没有采用在阀杆上打中心孔、横向孔与其贯通的油道形式,而是在阀杆侧面铣槽,如图3所示。
由于实际起制动作用的活塞行程很小,同时为了避免急速充油对活塞造成冲击,改进后的阀杆进油道相当于Φ2mm的细槽。即使在紧急制动或下坡点踏制动时,供油道截面积相对主油路来说很小。同时,由于在紧急制动或点踏制动时也允许传动力有所下降,所以这股泄油对主系统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主传动的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