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的十多个分行业中,挖掘机可能是最受关注的。首先,按市场销售额,挖掘机约占到整个大行业销售额的30%;其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机销售市场,中国当然也就成为国际著名挖掘机厂商誓在必夺的目标市场;其三,国际著名挖掘机厂商基本均已在中国投资建厂,中国已成为世界挖掘机的生产大国;其四,外资在中国建厂生产挖掘机10年来,国际品牌的挖掘机已占到中国挖掘机市场的90%。尤其是这最后一点,让许多中国人一经提起就扼腕捶胸,感慨不已。这种情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相比挖掘机而言,装载机市场上的中国品牌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中国的绝大部分市场;混凝土泵送机械行业的中国品牌更是将10年前国外品牌占据90%的市场状况,彻底扭转了过来,让中国品牌的混凝土机械占到了中国市场的90%以上。
那么,中国品牌的挖掘机能像混凝土泵送机械一样夺回失去的市场吗?
回答这一问题前,有必要先认真解析以下几项内容。第一,需认真研究中国挖掘机行业的现状及市场前景,对于欲进入挖掘机市场者来说,这样才能确定是否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争夺挖掘机市场;第二,要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历史地分析中国挖掘机在市场落败的原因;第三,应认真分析国际著名品牌挖掘机的产品特点、经营特点及在中国占据市场的原因,同时也应客观地看待外资对我国挖掘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乃至更大范围的影响;第四,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挖掘机的发展道路。
关于中国挖掘机行业的现状及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的资料较多。本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陈正利秘书长撰写的“我国挖掘机行业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文章极具参考价值。从中可以得出结论,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最重要的机种,中国若要在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真正有发言权,恐怕不发展挖掘机是不行的。
关于中国挖掘机没有搞上去的原因,需要从根本上去总结经验教训。已有媒体指出了管理体制和市场观念淡薄的原因,这些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恐怕不是原因的全部,因为也有管理体制不顺问题的轮式起重机在中小吨位上国产品牌仍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当时同属于建设部门归口管理的混凝土机械、压实机械和塔式起重机均发展得很好:其中混凝土机械目前已从国外厂商手中夺回了市场占有率,压路机和塔式起重机曾经是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的重要产品;同样的市场环境下的装载机和推土机发展的也很好。
这样看来,不得不说挖掘机产品本身还有其特殊性。应该说,20多年前我们对该产品在工程机械产品中所处的地位、发展趋势以及研发、制造的难度还都认识不足,因此引进技术时的投入乃至技术路线和指导方针均不能适应挖掘机研发、制造及经营的客观要求。
如同汽车于制造业一样,挖掘机于工程机械也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产品,是一个进入门槛很高的产品。
首先,挖掘机是竞争性很强的产品。由于其占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近30%的份额,工程机械的巨头必定要在该产品上有所建树。国际工程机械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有8家生产挖掘机,这就注定了挖掘机是一个资金密集的行业。因此建议没有足够资金、技术和人力的企业,不要轻率地进军挖掘机主机行业,这如同狐狸不会与虎狼争夺相同的猎物一样。
其次,挖掘机是一个技术密集的产品。有人认为挖掘机是成熟技术,发动机、液压元件等关键件都是国际化配套,因此产品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原合肥矿机厂总工程师王爽则认为:挖掘机是工程机械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之一,挖掘机不仅要有良好的动力性,还要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其液压系统的压力比装载机高出一个数量级。从而造成相关零部件的要求也要高一个数量级。例如像螺栓这样普通的紧固件,国内都很难提供。王爽还说,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同样的高压油管,加工成同样的形状,不同折法的成品的液压脉动疲劳寿命竟有成倍的差别,而这其中的奥妙知道的人并不多。此例说明即使采用了国际一流的关键零部件和一流的设计图纸,也还要完整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工装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在其现有产品已具备领先水平的基础上,每年还拿出销售收入的1~3%从事研发,在挖掘机上的研发投入每年数以亿(人民币)计,绝不只是为了烧钱装门面。
再次,对于挖掘机这样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主机厂不可能所有的零部件都自己生产,这就要求挖掘机厂有较好的产业环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10年前这恰恰是我国挖掘机产业的软肋。陈正利认为,80年代的技术引进,重点放在整机设计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整机制造技术,包括工艺、工装和加工设备引进消化的不够,尤其是相应的配套件的生产和技术没有配套引进,因此没有挖掘机行业发展的基础。
另外,即便是制造出了好的产品也不等于就能成功地推向市场。这一点柳工挖掘机分公司的黄祥全总经理深有感触地说,挖掘机和装载机大不一样,面对的是国际顶级大公司,不仅要求国内厂家在产品性能和质量方面与其有竞争力,还要求在经营理念上,包括营销网络、服务网络的建设上也有竞争力。而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人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