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浅谈提高发动机缸套修理质量的方法

   日期:2017-08-12    
拆检发动机时,经常发现活塞裙部表面有许多明显的拉痕,活塞环与缸壁的接触表面也有类似的拉痕,且伴有烧伤的颜色。有时发动机还远没有运转到大修周期,缸套的磨损已达到极限,这对缸套的表面质量提出一定要求。
  缸套的珩磨质量是发动机能否具有良好的初期磨合,避免拉缸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缸套精磨是为了去掉粗磨时留下的粗糙表面而达到最终要求的表面光洁度。所以粗磨时不能留下切削刀痕及大的表面裂痕,否则精磨就达不到要求的表面光洁度。大修后的发动机初期走合阶段,由于表面光洁度的不断提高而增大了摩擦接触面积。此面积当达到发动机大负荷运转时不致造成拉缸磨损,这一磨合即告完成。实验表明,当实际接触表面积达到20-40%即可。
  为了达到初期磨合而不发生拉缸磨损,缸套在珩磨时,应尽量降低表面的粗糙度。经实验,磨削网纹的交角θ=22-23°为佳,它可获得较大的承压面,同时还有良好的持油能力。为避免磨痕的重复,v往复/v圆周不得为整数。
  实践表明,初期磨合所磨去金属的速率与磨合规范有关,如还未得到充分磨合,一旦突然加大负荷,仍容易发生拉缸磨损。为了避免这一磨损,近年来有的提出用增加滑动表面的贮油性以减少初期磨合的拉缸磨损,并在生产中已有应用。增加表面的贮油性有以下两个方面。(1)降低表面光洁度。表面光洁度从9降到7,网纹交角θ=60°,这就扩大了表面凸凹的深度,为摩擦表面贮存较多的润滑油和收容较多的磨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避免初期拉缸磨损。(2)缸套内表面振动加工。振动加工的缸套表面呈现0.03-0.05mm宽和0.005mm深的均匀凸凹油槽,使之能形成磨合期较好的润滑油膜,提高抗拉缸性。
  为提高缸套的耐磨及耐蚀性,大修时可对缸套表面进行处理,其方式如下:
  (1)缸套内表面镀铬。缸套经粗磨后增加一道内表面多孔镀铬处理,而后在精磨,其使用寿命可大为提高。由于缸套内表面的多孔铬层,不但提高了缸套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而且由于铬层呈沟纹状使贮油能力增强,活塞环与缸壁的润滑得到改善,因此活塞环的寿命也得以提高。
  (2)表面低温氮化处理。缸套表面低温氮化处理是将搪磨后或新更换的缸套,进行液体低温氮化(580℃)处理,以达到缸套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
  (3)缸套表面的磷化处理。为提高缸套的耐磨性,对缸套珩磨后或更换新缸套进行表面磷酸盐泡沫处理,可显著提高缸套的耐磨性能。
  实践证明,提高缸套的表面质量对提高缸套的修理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维修
推荐维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