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记者 王雅洁 10月30日下午,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李亚东在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媒体通气会现场透露,2013年以来,招商局不断加大境外投资力度,累计境外投资额达到686.63亿元。截至2017年底,集团境外总资产7240亿元人民币,境外实体机构193家,分布于44个国家和地区。
发端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招商局,经过146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实业经营、金融服务和投资与资本运营“三大平台”,以及能源运输、港口、装备制造、公路、物流、金融、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贸易等八大业务板块。
截至2017年底,招商局总资产规模7.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在央企排名第一;实现营业收入5844亿元,利润总额1271亿元,在央企排名第二;今年上半年招商局经营指标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73亿元,同比增长15.2%;利润总额744亿元,同比增长18.1%。
产业布局六大洲
李亚东表示,目前,招商局已经初步形成了遍布全球六大洲的产业布局。
首先是布局全球港口网络。招商局已经在全球六大洲投资了53个港口,包括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与汉班托塔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昆波特码头、吉布提港、马耳他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和巴西巴拉那瓜港等。在许多项目上,我们与其他央企和第三方国家的伙伴实现合作。
同时开展全球综合物流服务。招商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79个海外物流服务网点机构,开通多条中国经中亚到欧洲的货运班列,市场份额达到14.1%。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现场获悉,招商局正推广“前港-中区-后城”(PPC)的招商蛇口模式。招商局投资、管理及正在洽谈的有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和商贸物流园、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斯里兰卡汉班托塔临港园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6个园区。
李亚东表示,招商局正进行“前港、中区、后城”为核心的综合开发,作为投资运营商,招商局拟把企业自身优势与沿线国家发展需求有机结合。
他说:“根据我们在蛇口开发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提出“前港、中区、后城”蛇口发展模式(PPC模式),综合解决当地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问题,打造东道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平台,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综合服务。招商局与吉布提共同推进了“前港、中区、后城”的综合开发。”
何谓前港、中区、后城?
李亚东举例表示,合资建设的吉布提新港去年5月投产,成为东非最大、最现代化的港口;中区: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2.4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建成,埃塞、苏丹、索马里、卢旺达、吉布提等五国政府首脑和非盟主席参加了今年7月的开园仪式,并高度赞赏该自贸区是东非的骄傲和增长的引擎;后城,老港区将改造为中央商务区(CBD),可服务吉布提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白工业园也是复制PPC模式的重大项目,目前中白工业园一期8.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入园企业达到38家,总投资额超过11亿美元。
据悉,由招商局投资的中白商贸物流园2018年全面投入运营,5.1万平方米仓库全部投入使用。10月初,中白海关站正式投入运营。6300平方米商务中心已对外营业,2.2万平方米展示交易中心已投入使用。招商局建立的中白产业基金5.8亿美元承诺出资协议已经全部签署完毕,该基金的重点投资领域为高新技术领域,目前已向三家入园企业投资8500万美元。
市场化原则
李亚东进一步表示,下一步的“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该集团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原则,注重商业角度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注重通过专业化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
实际上,按照上述思路,招商局已经取得了良好效益,通过提升管理,在工人工资每年增长约7%的情况下,吉布提港口的经济效益连续增长,老港经常性利润高峰时相当于入股前的2.8倍,新港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斯里兰卡科伦坡码头,投产第二年即实现盈利,箱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百分比快速增长,当地股东和员工至于本土化发展层面,招商局非常重视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增加当地就业、提升当地员工收入和培训当地人才。在海外项目中,招商局充分发挥全球运营网络和后台支持体系的作用,前方实行本土化,尽量使用当地员工,中方外派人员一般不超过10%。斯里兰卡科伦坡码头1500多员工,中方仅外派19人。
李亚东表示,招商局投资吉布提的港口后,码头工人工资近几年每年提升8%。他说:“Djamal是吉布提港口的一名本土财务经理,正是由于吉布提项目,让他的生活越变越好,也让他与招商局,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来要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中国去留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