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强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做强实体经济、继续抓好制造业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着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唯有制造强国才能变身世界强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巴西、印度等新型工业化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打造新一代的“世界工厂”。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着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不是一个口号,而要有具体的内涵,并清楚自己的现状和短板,进而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
一、目标与内涵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是与他国相比较而言的,目前国内外对制造强国概念的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等多部委共同研究了《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并提出“制造强国”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模大且效益高。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强大的过程也是其工业化逐步完成的过程。工业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高。因此,具有规模较大、结构优化、产业质量高的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内涵。
第二,国际分工中地位高。目前一些典型的制造强国多数已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即服务业比重上升,而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明显上升的阶段,以创新为驱动力,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无法轻易撼动的核心竞争力及掌控能力。
第三,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由弱变强”“由大到强”“强者恒强”是制造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追求的不同目标。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制造业,其发展趋势无疑是最为持久的。
通过制造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比较和测算,以历年各国的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值进行制造业强弱程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制造业最强,日本、德国其次,中国第四,属于第三层次。就强而言,中国与美、日、德三国的制造业还有相当大差距。《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强调,中国需要遵循“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指导方针,分步骤、分阶段促进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走到世界前列,成为制造强国。
中国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我们只要坚持发展制造业的信念不动摇,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新的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将在未来30年出现在全球竞争的大舞台上,并将长期保持下去,以此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二、主要差距
中国被冠以“制造大国”称号已久,却迟迟尚未跨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大而不强。
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并具备了制造强国的基础和条件。具体体现为: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我国制造业有着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我国制造业拥有巨大市场,在扮演拥有完整、灵活高效产业链的“世界工厂”的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我国在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上天”、“入地”、“下海”、高铁、输电、发电、国防等各个领域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巨大的创新力量;此外,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产业链条和庞大的通信网络,核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和装机容量走到世界前列。
中国制造业虽然尚不及美、德、日,但在某些层面和领域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为什么中国还不能算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在一些行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不能满足需求。这已成为影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背后则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整体偏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先进工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成为瓶颈,严重制约了整机和系统的集成能力;部分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亟待提升,突出体现在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方面;品牌建设滞后,产品档次不高,缺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领军型企业。
从经济效益看,2017年入围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比美国企业高11%,但平均利润却低了30%。从核心技术看,中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90%的通用计算机CPU和基础软件都依赖进口。从产品质量看,中国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30%—60%,模具产品使用寿命一般较国外先进水平低30%—50%。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中铁工业成员企业中铁装备考察时的这一指示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成为中国制造面临的重要使命。
三、机遇与挑战
我国制造业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挑战大,机遇也大。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一个剧烈动荡、变革加速、重组频繁的时期。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回归”浪潮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端制造“流入”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同时,国际贸易中围绕高端制造业的博弈正在加强。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前几年提出“再工业化”,回归到工业化时期对制造业的重视,并注入融合新技术,迅速提升其制造业。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从工业化历史进程的规律看,发展制造业是这些国家必然的选择。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世界这两股潮流之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和提升的重要时期。中国制造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有巨浪涌,推着中国制造业往前,前有强流吸,拉着中国制造业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等群体性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科技创新引发的新工业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先进的高速铁路、通信设备、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港口设备有巨大的需求,中国装备迎来了“走出去”的大好时机。
国际贸易中的制造业博弈对我国构成现实挑战。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是标,制造是本。当前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实质上是围绕制造业展开的一场博弈。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长期保持制造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力,遏制后发国家跻身高端制造领域。这对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进程,无疑构成了现实挑战。
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不仅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需要,也是顺应世界工业化趋势特别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同时以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制造业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从挑战来看,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从机遇来看,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经济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必须抓住这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大力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四、破解之道: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多次强调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和讲话,吹响了我国向制造强国进军的号角,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贡献积极的力量。
中国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当前形势下,新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强国新的内涵和要求,决定了制造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着眼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问题与瓶颈制约,加快健全和完善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体系。
(一)理念层面:创新为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创新也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是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必须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更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新工业革命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一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统筹用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业强基等手段,综合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积极营造科技生态环境,深化国际创新合作,加快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是提升制造业组织模式创新。要在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方式,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
三是提升建设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成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产业创新是重中之重,是实现产业领先的根本途径,而企业则是产业创新的主体。只有通过产业创新,才能摆脱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停滞和危机,才能打破僵局和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重建竞争优势。这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二)国家层面:改革为先
一手对外开放,一手对内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形成制造业全面开放新格局。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拓展、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日趋加快,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全球价值链日益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对外开放步伐,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新时代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全球投资者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务实推进重要国际合作项目。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不断抬头,我们将与世界各国一道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坚定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坚持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
加强对内改革,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在这方面发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国防工业改革以及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影响制造业发展的能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切实突破、破除各种隐性门槛,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深入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围绕制造强国建设急需、紧缺的重点领域,培育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复合型技术领军人才。要不断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为此,一是着力消除制造业创新链中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之间的断裂或脱节,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二是构建制造业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创新生态系统开放性、协同性,促进信息、人才和资金在各类创新主体间高效流动,形成开放合作的创新网络和形式多样的创新共同体;三是积极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尤其是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更好条件;四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试点,自主研发高端核心工业软件,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推进加工贸易企业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延伸,提高制造设计能力;六是要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从金融环境、税收政策、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产业层面:转型为本
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是发展三大模式: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工业化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走向智能化,我们必须从B2C走向C2B,必须做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与互联网、市场、智能制造结合起来,围绕着消费走,这是中国制造业改变的关键一步。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服务型制造模式实现了四个转变:从以产品作为市场竞争的中心向以提供围绕产品的服务方案为主转变;从金字塔型组织架构向矩阵型组织架构转变;从以产品交付的一次性交易盈利向以服务项目为周期的阶段性盈利转变;从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向具有较强的经济适应力转变,极大地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绿色制造体系堪称中国制造大发展的固本之源。中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绿色制造体系,破解高污染、高耗能制约因素。《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必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和强化绿色监管。要突出绿色工程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加快研发应用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实用技术,积极组织实施能够统筹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集成化、系统化绿色解决方案。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不懈走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企业层面:品牌为要
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制造业企业的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中国在世界知名的品牌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务院决定设立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将成为中国对外的国家标志。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承载体,必须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制造业企业。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的培育标准,为制造业企业建立和实施高端品牌培育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高端品牌培育能力提供指南和支撑。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品牌仅有31个,其中制造业品牌仅7个,入围百强的中国品牌中仅7个,其中制造业品牌只有联想和海尔2个。而在另一榜单2015“世界财富500强”中,中国入围企业有106家,其中制造业企业有56家。两榜对比,充分显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大而不强、世界级制造品牌缺乏的现状,与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制造强国的追求极不相称。
企业战略必然包含品牌战略这个重要的职能战略。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品牌愿景、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口号、品牌架构等关键性问题。制造业企业要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传承等因素,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或完善适合本企业的、具有独创性和吸引力的品牌战略,并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系统推进。将品牌战略作为最高竞争战略,围绕品牌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品牌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协同。
(五)企业家层面:奋斗为本
在我国浩浩荡荡、激流勇进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企业家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的关键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将企业家精神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中国企业家群体是伴随中国崛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从洋务运动开始萌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民族工商业兴起,再到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历尽坎坷的同时也得到了新生壮大。新时代的企业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创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呼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另一个是大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大民生。如何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意见》提出“三个弘扬”,即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当中国经济进入以效率驱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阶段,真正的市场化的企业、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会适应这样一个时机,也就是真正的企业家时代到来了。
(六)工程师层面:品质为魂
没有品质就一定没有品牌。品质是建设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命线,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内涵与国际声誉。
实施“品质革命”,大力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度。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是一项复杂的、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型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制造企业凝心聚力、锲而不舍、协同推动。一是要提高国家层面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产业层面的产业基础能力、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有效解决各个层面基础能力不高的问题。二是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政府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协同推进社会文化环境改善与经济激励机制完善,协同推进质量法制体系完善和市场体系建设。更重要的是,大力激发、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制造文明。德国对标准的坚持、对精确的理解和对完美的追求,日本对细节的关注、对极致的追寻和对本分的坚守,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细节永无止境的打磨,是对完美和极致的不懈追求,更是对创新和创造的不断突破。
时代在变,信念不会变;市场在变,情怀不会变。每位工程师都需要工匠精神,每个企业也都需要拥有优秀工匠情怀和气质的员工。要通过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相关待遇,培育成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正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