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郑皆连、王景全、缪昌文三位院士和李守善、韩振勇等多位设计大师和专家现场观摩并参加评审,一致认为该桥面板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可规模化生产,其对推动桥梁装配化施工意义重大。
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是,这种混凝土加入了活性粉末、钢纤维等材料,具有超高强度、高抗压、高抗拉等特征。据技术负责人刘立海介绍,其抗压强度超过150兆帕,芜湖长江二桥等主塔混凝土强度为50兆帕,这种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的3~5倍,可以和铸铁媲美,承担相同车辆和人群重量时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用量,而且耐久性远好于普通混凝土,微细裂缝可以自愈合。
该桥面板将用于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其标准长度为11.3米,宽约6.9米,厚17厘米,重约40吨,共计494块,混凝土6569立方米。刘立海说:“从外观来看,这种桥面板显得很单薄,只相当于普通桥面板厚度的三分之二,但各项指标更优。”南京五桥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梁结合,形成钢混组合梁,不仅减轻了桥梁的重量,而且解决了钢桥桥面板疲劳开裂问题,也减少了沥青桥面铺装的费用。
在29日上午的评审会上,缪昌文介绍,此前,国外只生产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且对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是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石子和普通砂,既降低了制作成本,又利于规模生产。
此外,环保、绿色的装配化建筑受到制约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构件太过笨重,严重影响桥梁的跨度和使用寿命,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李守善说,这种创新桥面板应用的成熟,将对中国桥梁的技术进步影响巨大。
由于国内外尚无此类工艺,中交二航局四公司混凝土装配化构件分公司自2017年8月中标以来,就积极开展各项试验研究,针对钢筋绑扎、设备调试、混凝土配比、试验板等做了无数次试验。该桥面板的预制,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线,简单来说,是通过操控室控制数字化自动搅拌机来进行混凝土搅拌,拌合物运输机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运送到浇筑位置,随后,自动布料机进行布料、振捣、整平、覆膜,一气呵成。
据了解,该公司曾先后生产出国内最薄节段梁、最大钢混结合桥面板、世界最大地铁管片等,取得香港混凝土生产QSPSC认证证书,年生产各种混凝土能力3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