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井肇造,折射新旧更替之阴晴;沧桑历尽,饱尝国家兴衰之甘辛。 135年间,从孕育梦想到追逐梦想再到树立新的梦想,开滦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曾经的沧桑与今日的辉煌。
走进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座名为世纪追梦的纪念碑映入眼帘。碑身正面以圆雕塑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开滦矿工形象,背面以浮雕镌刻了开滦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 唐廷枢与周学熙。
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几代开滦人的梦想,历史的云烟以一组雕塑的形式聚合在一起。
洋务运动催生自强之梦
百年开滦因一个追求自强的梦想而诞生。1861年,高举 师夷之长技以自强 大旗的洋务派掀起一场改良运动,他们主张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以此增强国力。这场运动被称为洋务运动,亦称自强运动。
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所、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 洋务派的实践在江南遍地开花。此时,在更加接近清政府统治中心的北方,却相对沉寂。直到1878年,一座煤矿在北方大地上诞生,这种分布的不平衡性才有所改善。这座煤矿的诞生,也成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878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奉洋务派代表人物 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命,来到北方一个名为乔家屯的偏僻小村庄,在这片埋藏着乌金的土地上,开始一次艰难的寻梦之旅。
1878年7月24日,开平矿务局正式成立。1879年2月,唐山矿一号井开凿。这一凿,不仅凿出绵延百年的开滦唐山矿,也开启了中国近代煤炭工业的先河。
唐山矿是中国第一个采用西法开采的大型煤矿,其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煤矿采煤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分水岭。
建立自备电厂、自备港口和自备大型运输船队,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相继诞生,唐山和秦皇岛两座城市分别因煤矿和港口而兴起 开平煤矿的诞生对中国煤矿、交通和其他工业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开平矿务局是当时最早实行股份制的企业之一,此时,在中国板结的封建经济土壤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作为寄托着洋务派自强梦想的开平矿务局,经历了建立初期的辉煌。到1900年,开平矿务局已拥有唐山矿和林西矿。此后,它几经沉浮,经历了因国弱而遭受的屈辱和因此而进行的抗争:八国联军侵华之际,矿权被英国人骗占;在跨国诉讼抗争无果的情况下,为争回矿权而建立的北洋滦州官矿也在北洋政府的眼皮底下被英国人兼并。开滦人的强国之梦难圆。
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1952年5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代管开滦矿务总局,建立开滦煤矿总管理处,寄托着强国梦想的开滦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
战斗精神铸就振兴之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在国家经济亟待振兴之际,开滦人挺身而出,将 特别能战斗 精神转化为振兴新中国煤炭事业、追求未圆之梦的巨大动力。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始,各行各业对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刚从旧社会接管过来的煤矿千疮百孔,设备陈旧、生产能力低下的现状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此时,开滦先行一步,当上采煤技术革新行列的 排头兵 。
1952年7月21日,林西矿在7352工作面试用的长壁面采煤法,创出了日产原煤100吨的当时最新纪录。这一采煤法对全国煤炭企业之后推行机械化采煤和提高煤矿生产能力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开滦在多个领域连续创出多项全国纪录。
1969年,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的部分煤矿受 文革 影响,出现了大范围停产,造成华东地区供煤紧张。当时,上海存煤只有5天的周转量,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紧急时刻,开滦增加产量,确保每日向上海增发一列车煤炭。
1970年,中共开滦煤矿委员会提出到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原煤产量比1250万吨的设计能力翻一番的目标。1975年,开滦原煤产量达2563万吨,实现产量翻番,成为当时全国煤炭系统产煤最多的煤矿企业。
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两次对开滦给予 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