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报道,自钓鱼岛事件爆发之后,以日本电装集团为首的日系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将投资中心转向东南亚市场,并缩减在华投资力度。然而,就在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重估中国市场角色之时,欧美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头纷纷把目光移向了中国市场,并迅速展开投资。
一、重量级欧美零部件企业在国内百花齐放
今年9月初,欧美汽车零部件厂商便紧锣密鼓地加速在华投资、增资项目的计划与实施工作。霍尼韦尔于9月上旬确定今年在武汉建立涡轮增压器工厂后,马上决定在全球推出100多项乘用车和商用车涡轮增压器应用,而其中超过20%以上专为中国市场设计。
9月26日,大陆集团在长春为三条新生产线举行庆祝仪式。新的三条生产线用于生产动力总成系统部传感器与执行器业务单元的氮氧化物(NOx)传感器、高温传感器和第6代碳罐净化电磁阀三种产品。据了解,长春工厂的建成是既上海嘉定和芜湖之后其在华的第三个投资项目,此举证明了大陆集团在华市场坚定的步伐和决心。
10月10日,德尔福汽车系统在重庆的汽车线束生产基地 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正式启动,标志着德尔福公司在西部地区的布局得到进一步拓展。作为专注于汽车线束的生产厂,德尔福派克重庆分公司将生产优化的汽车线束,主要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和江铃福特供货。而后,仅仅一日之隔,11日德尔福汽车系统在山东省烟台市为德尔福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烟台生产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该生产基地初期投资约为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3亿元),计划在2013年底前投入生产。其将主要生产高精密度柴油燃料喷射系统部件。
紧接着,11月5日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商博世,将其汽车卡钳中国生产基地和总部、研发中心整体从苏州迁移至武汉开发区。项目用地面积1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50亩,投资额5000万美元,明年6月建成投产,年产500万只卡钳,年销售收入13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华扩产还是转身建立新的研发中心,欧美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入都只增不减。值得庆幸的是,除了新的资金涌入和扩建生产基地之外,增加就业机会、启用本土化人才等做法更加贴近中国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稳步发展。
二、欧美企业加码中国市场原因:
有一句话说的好,这个世界上从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放在如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中同样适用。作为长期在全球汽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欧美零部件企业巨头们,纷纷加快在华市场投资、布局的行为自然有他们的目的。
1、高投入迎来高回报
为何跨国企业偏爱中国市场?这源于近几年来在华收获的高额利润。据国外媒体报道,早在2010年欧美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销售额就猛增至45%,总计达到20亿欧元,这一数据相当于其在亚洲销售额的一半。
就拿近期有关博世在华收益的一组数据来看我们就不难看出欧美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野心。
2010年的年报显示,博世中国汽车业务销售额达到233亿元。其中汽车作为博世中国最大的业务部门,2011年创造了24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奇迹,同比增长7%,这一数字,远高于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的总体增速水平。(另外,上述几组数据阐述不清楚,仅保留2010和2011年的年度数据即可。五月合并销售额部分删除)
2、对未来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尽管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但多数欧美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认为我国汽车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今年10月11日,德尔福派克电子/电气系统事业部总裁兼德尔福亚太区总裁艾博彬先生信心满满地表示: 中国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功能更丰富、安全性更高、排放量更低的汽车,因此中国市场对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系统的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德尔福不断致力于为客户研发及生产紧凑、轻量的电子/电气架构产品。在西部地区已兴建了两家汽车线束生产基地,确保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本地化支持。 从这番振振有词的宣讲中不难看出,其字里行间中融入了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期待,并且已经做足了在中国发展长远业务规划的准备。
无独有偶,霍尼韦尔交通运输系统集团中国和印度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戴鹏杰也对中国汽车市场同样持有乐观态度。他预测,未来五年间,中国涡轮增压器市场将会从2011年的400万台翻番至2016年的800万台。
综上所述,尽管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依旧不明朗,我国汽车产业也处于缓慢增长时期,国内新车库存压力逐日增加,汽车市场环境愈加恶劣,欧美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反其道而行之,加快在华投产、增资的步伐。可见,我国汽车市场仍具有较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而言,更应树立信心,发掘国内市场机遇,做好战略准备,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