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报已披露完毕,包括行业巨头三一、徐工、和中联重科等在内的上市公司不同程度上陷入市场需求萎缩、资金链断裂、应收款创历史新高等困境。与此同时,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化战略也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实质性的进展,包括三一、徐工、中联重科、山东临工等在内的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步伐,来自中国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额达38.25亿元,同比增长 32.9%。
但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形势、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动荡的影响,国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大家目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究竟采取何种途径拓展国际市场,并无优劣之分。
海外并购:技术与品牌的整合
大部分企业主要是通过海外并购的途径实现国际化的目的。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并购海外工程机械企业,实现对技术和品牌的整合。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12年初开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就已经纷纷向欧洲企业发起了攻势,尤其是三一、徐工以及中联重科等行业巨头在相关领域的海外收购行动。
自年初三一3.6亿欧元收购普茨迈斯特后,徐工收购施维英52%的控股权,潍柴动力斥资 7.38亿欧元收购凯傲25%的股份和林德液压70%的股份,中国制造在欧洲的并购之旅出手日见阔绰。近日路透社披露,又一家国内工程机械巨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国机集团)已正式向德国MAGGroup提交收购要约。
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有如下优点。 山东临工战略规划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分析道: 一是目前欧债危机蔓延,大部分顶尖工程机械企业均有出售或者合资的意向,门槛降低了;二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实践给同行们带来了足够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三是通过并购,可以直接实现本土化的目的,对现有企业的技术和品牌进行整合,给企业开拓当地市场带来一定便利。
但是并购也有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是这些企业需要在并购前以及并购时仔细考虑的。 行业协会的专家则表示: 一是现金流安全的问题,工程机械行业的特点就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准入高,投入大,自然并购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目前各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不是那么乐观;二是并购后的企业跨国度跨文化背景的整合一直是企业管理领域的难题;三是并购并不能立即形成市场与产能上的优势,这需要时间,而时间恰恰是一个最不好估计的变量。
服务先锋,品牌制胜
作为将国际化作为企业主要战略的山东临工而言,以金砖国家和中东国家等新兴国家为中心,以拓展渠道、提升服务以及品牌建设为主线,则是临工半年来取得国际市场突破的关键所在。 临工该负责人介绍到。
在巴西,通过沃尔沃强大的售后服务做支持,同时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储备,以及对于全球市场与当地市场的研究,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通过提升产品的性价比来吸引更多的巴西用户,2011年山东临工在巴西的出口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中国品牌第一位。在俄罗斯的市场开拓,已经从初始的单纯出口贸易转向了临工品牌的本土化建设。临工在俄罗斯的市场运作,通过两家代理商,建立了覆盖全俄的营销服务体系。
临工选择这样一条曲折而艰难的国际化道路,即是管理层深思熟虑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最符合临工企业发展状况的抉择。 当记者问到为何临工会 独辟蹊径 时,战略规划部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一是临工在行业内算是后起的追赶者,而对于追赶者而言如果只是亦步亦趋的学习领先者的路数,那可以说是一条死路。二是临工虽然这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比三一等同行来说,在资本规模上我们必须承认还是有差距的。三是对于海外市场的分析来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值2011年已经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市场需求虽强劲,但是其略高于1000亿元的需求规模难以消化国内工程机械产业庞大的产能。而对于这一点的判断,则是临工通过渠道铺设抢先 跑马占地 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沃尔沃全球市场渠道对于临工的开放与支持,临工的海外扩展之路将继续呈现高增长的态势。
当然,山东临工的国际化战略也遇到了些许困难,一是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造成的各项费用上涨,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带来的汇率与货币风险以及成本的上升,这都要求临工必须加快在海外的本土化进程。
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虽说是一条捷径,但中国企业将面临来自法律层面、企业管理、人才储备以及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等多方面挑战,并且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而山东临工以独特的国际化战略为依托,以渠道建设和提升服务为根本,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在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