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呈现 稳中有松 特点,货币市场利率持续处于相对低位即是具体体现。一方面稳中有松,另一方面为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配合经济转型目标,货币政策注重预期稳定,也不释放明显放松的信号。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操作上更为精准、更有针对性。
公开市场操作担纲调控主力
春节后,由于资金面恢复宽松,央行在公开市场中以开展正回购操作为主,主动回收流动性,公开市场持续呈现资金净回笼格局。
今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屡现身影,在加强流动性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春节后,由于资金面恢复宽松,央行在公开市场中以开展正回购操作为主,主动回收流动性,公开市场持续呈现资金净回笼格局。
两会 之后,由于实体经济运行指标走软,市场出现了保增长预期。但 两会 结束后一段时期内,公开市场上正回购操作力度及净回笼规模呈现渐强态势,与日益升温的放松预期有所背离。
相关分析认为,结合正回购操作频繁使用的情况看,管理层将流动性维持在合理适度范围内,既不过松、也不过紧的政策用意很明显。
定向支持政策屡屡现身
从4月25日起,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4月25 日起,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显然,自年初以来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倾斜,既是近期 稳增长 组合拳的重要举措,也是扶持薄弱环节发展的有效抓手。
精准特点日益凸显
央行一方面通过正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及常备借贷便利在银行间市场调节流动性,维持资金的合理适度宽松;另一方面则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向实体经济输血。
在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加速经济去杠杆化,另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如此一来,货币政策如何预调微调显得尤为重要。观察近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不难发现,央行正在试图寻找更精准的流动性调节工具。如,央行一方面通过正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及常备借贷便利在银行间市场调节流动性,维持资金的合理适度宽松,也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来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则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向实体经济输血。这种精准操作特征也和政府思路一致,即避免强刺激,更加注重改革及长期增长。(本文来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