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中企年内对美投资超120亿美元

2017-08-17 10:30:12 来源:环球工程机械网   
核心摘要:导读:威廉·蔡瑞德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累计额已从2000年的几乎为零,猛增到2011年底的累计近175亿美元。2012年中国投资额又创新高,当年投资达到了65亿美元。2013年中国在美投资额将再度
导读:威廉·蔡瑞德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累计额已从2000年的几乎为零,猛增到2011年底的累计近175亿美元。2012年中国投资额又创新高,当年投资达到了65亿美元。2013年中国在美投资额将再度打破之前的记录,据估计,中国企业在今年前9个月,在美国的交易额已经120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额三年来飞速增长。12月8日,在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美国驻华大使商务公使威廉 蔡瑞德透露,今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投资交易额将超过12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前,三一、华为、中兴在美国的投资都因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遇阻。对此,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表示,一些国家利用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等方式设置障碍,导致一些企业被迫放弃在美收购。

投资超120亿美元:中企赴美投资创记录

威廉 蔡瑞德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累计额已从2000年的几乎为零,猛增到2011年底的累计近175亿美元。2012年中国投资额又创新高,当年投资达到了65亿美元。2013年中国在美投资额将再度打破之前的记录,据估计,中国企业在今年前9个月,在美国的交易额已经120亿美元。

过去2年中,美国驻华使馆将鼓励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当做工作重点,投资额更是不断攀升,大大超过之前的2011年, 威廉 蔡瑞德说道, 最令人瞩目投资在非常广泛的行业领域,其中包括页岩气、房地产、媒体、技术和食品加工行业。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由2002年2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878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42%,今年1-10月,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并购投资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2012年,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457个,实际交易金额434亿美元。

陈林说,大型并购案正在增多,2012年排名前10名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平均交易金额达到23.3亿美元。海外并购主要领域在能源、采矿、制造、建筑、公共事业和金融等领域。其中能矿并购占有重要地位级并购目的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秘鲁等欧美制造业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地区。

中美官员激辩:安全审查是否阻碍中企

但是,去年,华为、中兴、三一在美的投资都被美方认为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华为和中兴因此被迫放弃在美国的投资意向和行动,而三一更是以此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告上了美国法庭,这场由中国民企起诉美国总统的案件一经披露即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震动。

陈林指出,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面临的困难与风险要大于其他国家企业,由于社会制度文化和经济模式的差异和国家战略的考量,中国企业在资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实施海外并购时,常常会受到一些国家利用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等方式设置障碍,使得我国企业收购进程延缓,增加收购成本,导致一些企业被迫放弃收购。

我们也经常听到对美国开放投资的怀疑声音,这些误解和误传比比皆是。 威廉 蔡瑞德说道。 例如这种说法 所有的中国在美国投资必须得到CFIUS的批准 ,实际审查对赴美外国投资并不是障碍。

威廉 蔡瑞德强调,CFIUS只审查占有决定股份的并购投资项目,它不会对绿地投资或者单纯少数股东被动投资进行审查。其次,CFIUS只关注真正和国家安全有关投资项目,绝大多数外国投资,包括中国投资,都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不会被审查;而绝大多数审查实际上也是无条件被批准的。

2009年-2011年,3800起外资兼并收购中,只有22项被CFIUS暂缓批准,换言之,超过99%的投资按理是不受CFIUS影响。

对此,陈林回应说,他的解释都是对的,但是从我国企业到美国并购所碰到的问题来看,有一些与他解释还是有些出入,这是所站角度不同,对问题看法不一样造成的。

威廉 蔡瑞德也坦言,中国企业在投资美国不熟悉的市场时,总会遇到新挑战,美国50个州有不同的税务制度法律体系,甚至有不同的财政激励措施,而且还有文化差异问题。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认为,现在是中国企业获得了走出去的极好机会,但是,由于海外并购起步晚,法律环境不熟悉,并购及后期运营经验缺乏,海外并购结果并不十分乐观。如何能有效实现海外并购,避免损失和失误,防范风险是当前海外并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一篇:

华为云商专车,“无人驾驶”奔腾马脚山矿

上一篇:

常州市天宁PPP一期工程典前路段首根水泥搅拌桩开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