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7月视察武汉时强调, 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
为振兴长江 黄金水道 ,2008年5月,湖北省作出建设 武汉新港 重大决策。武汉新港规划区是湖北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区域,面积1230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长江岸线全长约785公里。武汉新港经济腹地包括湖北、重庆、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河南和云南、贵州部分区域,辐射范围达长江下游、沿海地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长三角 、 珠三角 、 环渤海 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中国继沿海开放开发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沿江开发地位更加凸显。
长江横贯中国大陆东中西部,沿长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轴线,正成为中国区域发展新的战略重心。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处在这条轴线之上。
2012年2月,湘赣鄂三省顺势而为,提出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2012年12月,安徽省加入,使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空间更大、能量更多、辐射更广。
作为新经济地理概念,长江中游城市群引起学者广泛关注。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势在必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粟表示。
汪海粟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第一,产业演进有从相对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的内在趋势;第二,大规模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中部地区具备了构建城市群的条件;第三,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和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格局,也使中部各主要城巿形成了战略协同的比较优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主体,皆为各省精华所在。过去相互竞争,如今联手谋求区域共同发展。当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正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升级为国家级城市群,并打造成为继 珠三角 、 长三角 和 环渤海 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武汉的钢铁、装备制造、光电子产业发达,长沙的文化产业和工程机械业,合肥的家电制造业,南昌的飞机光电光伏、大飞机及零部件等行业在整体集群内明显发挥带动作用。四省省会城市近年经济增速明显,凸显出中部崛起板块效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涵盖长江中游精华地带, 一旦携手发展,将珠联璧合 ,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又一重要引擎。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处于打造长江 黄金水道 的关键位置,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推动者。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今年3月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成效。他建议,四省下一步在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合力构建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五大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2013年2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上,长沙、合肥、南昌、武汉达成《武汉共识》:将在九个层面深入开展协作;同时,四省会城市交通、科技、商务、卫生等11个部门也分别签署协议。这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目前,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协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媒体报道,长江中游城市群已获得中央高层高度重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9月在武汉召开。会议明确了这一战略的推进时间表:今年底,各省按照 自身角度为主,兼顾其他三省 原则制定规划草案,提交国家发改委;明年6月,国家层面将出台总体规划草案。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前景看好,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武汉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光教授认为。他分析,在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需要启动内需市场,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是中国腹地,可以发挥资源、产业、生态等优势,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实现整合,形成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