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美国重返“外商投资青睐国”榜首警示中国

2017-08-17 10:39:12 来源:环球工程机械网   
核心摘要:导读: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和投资环境问题让部分外商有怨言在最近的一项年度调查中,自2001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企业高管心目中最适合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在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针对全球范围内302名企业高
导读: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和投资环境问题让部分外商有怨言在最近的一项年度调查中,自2001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企业高管心目中最适合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在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针对全球范围内302名企业高管进行的这项调查中,美国以微弱优势超过中国,中国下滑至第二名,巴西和加拿大名列第三和第四位。

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和投资环境问题让部分外商有怨言

在最近的一项年度调查中,自2001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企业高管心目中最适合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

在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针对全球范围内302名企业高管进行的这项调查中,美国以微弱优势超过中国,中国下滑至第二名,巴西和加拿大名列第三和第四位。

这个结论意味着美国市场对企业高管具有吸引力。 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虽然对整个投资的大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这说明他们对美国的投资环境有所肯定,而且肯定程度大于中国。

此次受访高管们被要求就他们未来三年里投资一系列国家的可能程度作答。科尔尼用收集到的反馈创设了一个指数,最低得分是0分,最高得分是3分。美国在调查中的得分是2.09分,中国得分2.02分。在接受调查的企业里,2/3的年销售额高于10亿美元。

中国的投资环境被美国超越包括若干原因。 卢进勇说: 首先,综合商务成本上升了,导致包括劳动力、土地、物流、服务收费等在内的生产成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缩小了。其次,投资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外商在华进行投资时有一些怨言,比如服务业开放程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另外,中国经济增长出现降速。中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进入中速,这将是未来20年的常态。

毋庸置疑,包括经济增速在内的部分上述因素是必然趋势,但是卢进勇认为,其中也有可以作为的地方: 服务业开放是我国正在酝酿的下一轮大开放的内容之一。

我们国家要多增加引资的正能量,政府可以左右部分政策因素,对实体经济进行支持。在融资渠道上要加强改善,如果能在驻地为制造业提供融资,这将吸引外资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俊峰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美国经济去杠杆化以后,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非常到位,把在金融行业中空转的热钱进一步引导到实体经济上,导致引资的比较优势上升。

实际上,美国目前正在重拾的 比较优势 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 丢失 的。2008年的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年失业率一度飙升到6.5%,其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在2009年跌破20%,2010年跌至19.4%,低于中国的19.8%,从而丧失制造业产值全球第一的地位。

本世纪初欧美出现一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发展服务业就够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配置资源,占领产业链的高端,这样对跨国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王俊峰说: 近20年来,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跨国企业在全球布局,进行投资,发展速度较原先快了很多。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被 掏空 了。跨国企业并不在乎这个问题,但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层面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

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就推出 买美国货 、 制造业回归 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战略部署。美国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在拼命挣扎4年后,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出现复苏态势。

今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利润总和为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实现连续第15个季度的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实体经济也出现显著扭转,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数据显示,5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8.7,远超预期。王俊峰认为,美国经济的复苏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中国应当有危机意识,应当在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上做更多的支持。中国金融市场 的治理也是这样,实际上中国现在不缺乏资金,钱不 荒 ,钱都在影子银行里,都被房地产行业和围绕房地产服务的金融行业吸食了,资金分布严重不均,导致工业制造业出现 贫血 。所以,在宏观调整层面上,政府应当支持拥有造血功能的实体经济企业和创新型的中小型企业。企业也要真正把资金用在产品、技术的创新上,而不是投入到资产市场上,这样企业才能做大。 王俊峰说: 西方的问题是实现再工业化,而中国要面对的是如何打造工业化升级版本。打造改革开放2.0版本,前提是打造好工业升级。这是目前的核心问题。

下一篇:

安徽合力:拟收购好运机械65.15%股权及安徽货叉51%股权

上一篇:

BICES 2017:新举措、新风貌、新成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