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得不为经济刺激政策付出代价,目前的问题是何时与怎样付出代价。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在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我们是否知道中国将何时为其经济刺激政策承担成本?》的报告中如此认为。
该报告认为,2009-2010年期间中国银行业贷款规模增长近60%,从而免于陷入经济衰退。但贷款的飙升意味着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上升,从而可能推动不良贷款上升。如果这一假设成真,则中国政府债务负担将增加,因为它要消化这些坏账的部分成本。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陈锦荣表示: 但上述情况尚未出现。截至2012年末中资商业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率仍低于1%。中国决策者承认杠杆性最近几年的上升带来风险,但他们认为这种风险完全处于可控水平。
陈锦荣指出,政府通过财政转移和专门措施来帮助那些财务状况疲弱的国有企业。这些措施可能防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大规模违约,这些平台公司通过借款支持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建设。
陈锦荣表示: 即使这样,我们相信部分此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将出现违约。但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商业银行不会受这种不良贷款的影响出现不稳定。
即使最好情景中不良贷款没有出现飙升,这也不意味着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是没有成本的。这只不过意味着,经济体内的其它组成部分,而非银行,支付这种成本。这也意味着市场扭曲成为必然。
陈锦荣表示: 如果中国不良贷款保持在较低水平,原因可能不是外部人士低估了2009-2010年期间发放贷款的信用质量,而是他们低估了中国主管机构重新分配资源来防止政府相关借款人出现大规模违约的意愿。